2014年,英利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将率先走进欧美超市,让老百姓购买太阳能像超市购物一样快捷、方便。
对于美国对华光伏双反,中国企业可采取的应对方式为:从第三方国家或地区进口光伏电池,然后在国内组装成光伏组件后出口。中国企业见招拆招的做法真的可以躲避高额的税率吗?美国真的不会采取其他的应对措施?其实早在美国对华太阳能产品的双反裁决还没最终落定之时,美国已经想到中国企业会找到规避双反的办法。
根据CASM的说法,中国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出口商正试图规避美国的双方政策。因为美国双反针对的是原产地为中国的光伏产品,企业可通过此方式来规避高额双反税率。美方的猜测,在阿特斯总裁兼CEO瞿晓铧口中得到证实。美国太阳能制造联盟(CASM)2012年曾经公布了一份声明,警告中国制造商密谋采用欺骗的方式非法规避美国双反政策。因此,美国曾对中国放狠话:规避双反要付出代价。
美国方面认为这很可能是中国光伏企业已经找到绕开关税的办法。CASM警告说任何试图规避双反关税的尝试都不会奏效,其中有些做法还可能将进出口商送入被告席,并面临巨额赔偿和刑事处罚。据了解,为引导光伏制造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信部去年9月出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其从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等多方面对境内所有类型的光伏制造企业提出了规范要求,当时就有评论称,这一抬高行业门槛的动作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
所以,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年内的光伏业整合仍将是重头戏据了解,为引导光伏制造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工信部去年9月出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其从生产布局与项目设立、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等多方面对境内所有类型的光伏制造企业提出了规范要求,当时就有评论称,这一抬高行业门槛的动作将加速行业的优胜劣汰。按照上述行业规范条件,现有光伏制造企业及项目,若未满足规范条件要求,将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通过兼并重组、技术改造等方式尽快达到本规范条件的要求。所以,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年内的光伏业整合仍将是重头戏。
2013年9月工信部发布更高门槛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后,日前,第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名单终于面世,共109家企业获得了行业通行证,包括天合光能、英利、阿特斯等在内的光伏巨头纷纷顺利跨过被抬高的行业门槛按照首批下放的范围,可再生能源、油气对外合作领域成为亮点,煤炭、钢铁等两高一资行业并未放行。
这批审批权的下放,没有涉及到钢铁、煤炭、煤化工等已经产能过剩的行业。行政审批权的取消和下放被市场视作中央意图放权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调整产业结构。中国投资协会会长张汉亚告诉笔者。作为主要试金石的能源领域,5月23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发布公告:取消和下放涉及能源领域行政审批权事项共计12项。
2013年5月16日,《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等事项的决定》发布,近百项项目的行政审批被取消或下放地方。而对于风电等产业链的上游组件生产环节出现产能过剩的行业,在下游电站环节下放或取消审批权反而能够疏导上游过剩的产能。其中包括备注关注的油田开发、风电站投资、电力用户向发电企业直购电试点、电力市场份额核定等领域建议关注特变电工,保利协鑫,大全新能源,重点推荐特变电工。
与此同时,该涨价潮也延续到电池片,上一周电池片价格也出现了微涨,上周单晶电池片每片环比增加0.96%,多晶电池片每片环比增加0.99%。多晶硅片价格价格也随着增长,多晶156硅片月内增速为5.38%,上周环比增加2.11%,而单晶硅片仍维持价格不动。
风险提示:需求反弹不达预期;可能出现企业牺牲利润无序竞争。而在现有硅料的价格下,有效产能出现相对供给不足,使得价格回升。
同时经历了四季度的强装,库存处于消耗状态,企业为应对明年需求增加的预期,有补库存的需求。行业评级与重点推荐公司:维持新能源行业领先大市-A的投资评级。鉴于太阳能级硅料价格上涨,利好太阳能多晶硅硅料企业,尤其是成本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12月份以来多晶硅硅料价格领涨:多晶硅价格从进入12月份开始回升,截止到12月25日数据,从pvinsights数据上看多晶硅料一级品价格已经从11月底的17.7$/Kg上升到18.95$/Kg,增幅达7.06%,上周环比增速更是达到3.95%,为年内高点。但组件仍维持之前价位,处于比较平稳的态势。多晶硅供给恢复需要一段时间,推动价格惯性上涨可能性高:明年上半年价格有上涨的可能性,价格有望高于20美元每千克。
价格的变动主要来自供需的变化:从硅料需求来看,对后续光伏总需求恢复较快增加成为共识,明年的总装机需求估计在40GW以上,也可能达到45GW左右,需求增速有望重回20-30%。最终的竞争仍要落实在降本之上。
但是价格较难出现无序增长,因为下游客户在逐步降低的系统成本压力之下难以接受太高的组件成本,最终预计价格经过博弈后处于相对稳定状况但组件仍维持之前价位,处于比较平稳的态势。
多晶硅片价格价格也随着增长,多晶156硅片月内增速为5.38%,上周环比增加2.11%,而单晶硅片仍维持价格不动。多晶硅供给恢复需要一段时间,推动价格惯性上涨可能性高:明年上半年价格有上涨的可能性,价格有望高于20美元每千克。
而在现有硅料的价格下,有效产能出现相对供给不足,使得价格回升。同时经历了四季度的强装,库存处于消耗状态,企业为应对明年需求增加的预期,有补库存的需求。最终的竞争仍要落实在降本之上。与此同时,该涨价潮也延续到电池片,上一周电池片价格也出现了微涨,上周单晶电池片每片环比增加0.96%,多晶电池片每片环比增加0.99%。
鉴于太阳能级硅料价格上涨,利好太阳能多晶硅硅料企业,尤其是成本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建议关注特变电工,保利协鑫,大全新能源,重点推荐特变电工。
行业评级与重点推荐公司:维持新能源行业领先大市-A的投资评级。12月份以来多晶硅硅料价格领涨:多晶硅价格从进入12月份开始回升,截止到12月25日数据,从pvinsights数据上看多晶硅料一级品价格已经从11月底的17.7$/Kg上升到18.95$/Kg,增幅达7.06%,上周环比增速更是达到3.95%,为年内高点。
但是价格较难出现无序增长,因为下游客户在逐步降低的系统成本压力之下难以接受太高的组件成本,最终预计价格经过博弈后处于相对稳定状况。风险提示:需求反弹不达预期;可能出现企业牺牲利润无序竞争。
价格的变动主要来自供需的变化:从硅料需求来看,对后续光伏总需求恢复较快增加成为共识,明年的总装机需求估计在40GW以上,也可能达到45GW左右,需求增速有望重回20-30%晒瞬冷却 难有效储能因应转化太阳能有待克服问题,支志明提出三大困难,首先就是不能有效储存能量。怎样才算是干净能源呢?最重要是无废热、无污染,太阳能就最好了。举个例子,当把手放在太阳下照晒,手的分子会吸收光,变成激发态,但它只能感受到热力,而无法控制如何运用这来自太阳的能量,他形容说:这样就没有作用,最终变回常态。
所以,延长激发态的寿命就是支志明团队的重要课题,而有关973项目开展不足一年,已作出重要突破,现时我们做到常温里5x10^(-3)秒(即千分之五秒),比之前多了超过几千倍,而且我们一个光子有50%可变激发态。激发态短命 做啥都不灵当中最关键的难题就是,激发态太短命,一般只以十亿分之一秒单位。
他进一步解释说,项目的目的正是更有效利用太阳能,研究的中心思想围绕能源和环境,这是任何地方都面对的问题,有了干净能源,就有干净环境。此外,能源的稳定性也很重要。
而激发态简单而言,即在吸收光后带高能量的状态。支志明表示,研究中的金属配合物,即带金属的化合物,被视为具能更佳接收光的特性(见另稿),于日常生活很常见,包括植物产生光合作用必须的叶绿素,当中亦有镁元素。
发布评论